原创 海天雨虹 微信公众号 科学前沿 思考未来 2025年01月11日 10:35 山东
“《新理论物理学》架构”理论中唯一的关于物质的公理性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宇宙物质存在且仅存在两种最小的物质基本单元电荷,电量均为一个电荷单位。一种是正电性单元电荷,电量为一个正电性电荷单位,简称为正单元电荷;一种是负电性单元电荷,电量为一个负电性电荷单位,简称为负单元电荷。正单元电荷、负单元电荷电量相同,电性相异。
2、单元电荷的数量是无限的,正单元电荷数量上是无限性,负单元电荷数量上是无限性,正单元电荷与负单元电荷在数量上是一一对应的。单元电荷都是刚性的、实心的、等半径球形的、形态不变的、不可再分的、无色无味的,除了电性差异外,它们都是全同的最小的物质基本单元。
3、每个单元电荷都具有数值大小均为Qo的电量,将正单元电荷的电量记为+Qo、负单元电荷的电量记为-Qo。每个单元电荷都具有与其电量相对应的电场,其电场均以其所在点为球心,以同心球面等值强度分布四散在整个宇宙空间中,设单元电荷所在的位置在Oo点,则以该点为球心,以r为半径的同心球面上任意一点P处,该单元电荷的电场强度为矢量,矢量的方向为由Oo点指向P点的射线方向,矢量的数值大小E与单元电荷的电量Qo成正比,与P点所在的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成反比,即,E = Qo/(4πr^2)。
4、每个单元电荷Qo都通过其电场对宇宙中相距为r的其他单元电荷Q,施加电场作用力Fo,作用力的大小与单元电荷Qo在单元电荷Q点处的电场强度成正比,与受力单元电荷Q的电量Q成正比,即,Fo= Q*Qo/(4πr^2),作用力的方向由单元电荷Qo指向单元电荷Q;同样地,单元电荷Q对单元电荷Qo施加电场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为F,F = Qo*Q/(4πr^2),作用力的方向由单元电荷Q指向单元电荷Qo。显然,两个单元电荷之间的作用力Fo与作用力F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就是经典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本质性作用原理。
5、由上述可知,相距为r的两个正单元电荷+Qo与正单元电荷+Qo,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为F+,大小为(+Q)*(+Q)/(4πr^2),即为+Q^2/(4πr^2),显然,两个正单元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是要将对方推向远处,为相互排斥力,为相互分离的作用力;同样地,相距为r的两个负单元电荷-Qo与负单元电荷-Qo,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为F-,大小为(-Q)*(-Q)/(4πr^2),即为+Q^2/(4πr^2),显然,两个负单元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也都是要将对方推向远处,也为相互排斥力,为相互分离的作用力;而相距为r的一个正单元电荷+Qo与一个负单元电荷-Qo,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为F+-,大小为(+Q)*(-Q)/(4πr^2),即为-Q^2/(4πr^2),显然,两个正单元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是要将对方拉向自己所在位置,为相互吸引力,为相互聚集的作用力。这就是经典物理学中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的本质性作用原理。
6、宇宙中所有的物质组合体,物质体,都是由这两种基本单元以不同的数量比例、不同的架构形成组合而成的。
7、由正单元电荷与负单元电荷,依靠万有电磁力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质体,被称之为单元光子,单元光子为宇宙中最小的组合物质体,物质体。单元光子为最小的电偶极子,具有相应的电偶极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与宇宙所有的物质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的最小的物质体为正电子、负电子,最小的组合物质体为由正电子、负电子通过万有电磁力组合而成的光子,光子为实在的物质体粒子,为现实存在的最小的电偶极子,具有电磁场。光子为现实物质体的重要组分,是暗物质的重要成分,光子是宇宙物质循环的基本物质单元。
所以,在讨论具体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思考路径,一般不再直接使用单元电荷、单元光子的概念,而采用正电子电荷、负电子电荷和光子的概念,之所以,在公设中使用单元电荷、单元光子的概念,是为了统一场论、原子论意义下大统一理论中面临的科学哲学与科学中的物质无限可分性的问题,也就是借鉴原子论中的基本思想:保持物质体性质的最小物质单元,就是这种物质体组分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
宇宙物质在单元电荷这一点上,是同一的,物质体的本质特性与基本规律是统一的、一致性的,与物质体的大小无关,无论是微观物质体还是宏观物质体,微观物质体依靠万有电磁力能够聚集组合成为宏观物质体,宏观物质体依靠万有电磁力可以离散成为微观物质体。所有的聚集、离散本质上都是物质最小基本粒子。
正电子、负电子之间万有电场力,万有电场引力、万有电磁斥力,组合作用的结果,都是不同物质体的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的不同的组合结构。如果把整个宇宙中全体物质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运动、相互作用影响、变化视为一个整体,也就是宇宙作为一个超大物质体,组分确定、运动有序、结构动态稳定的超大物质体,那么,宇宙超大物质体中,任何一个由物质体单元组合而成的动态的物质结构体,物质体,都是宇宙超大物质体的子集,将那些物质组分、物质结构、物质运动、物质变化规律性动态稳定的物质体称之为宇宙超大物质体的真子集。宇宙中的物质体真子集之间只有物质组分多寡数量、物质结构复杂程度的不同,它们都具有同样的物质组分搭配形式:Z*正电子+F*负电子组分搭配;同样的相互作用影响原则: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因而具有同样的组合结构原则:正电子与负电子在物质体中是空间性一一相间的,异性相连,同性相间的;和在以上原则下动态有序的组分、整体运动、变化规律。
海天雨虹思考团队关于宇宙物质的所有思考,物质体的物质组分、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物质体物质加速运动、物质体的变化及关于物质体的全部规律,都是以此公理性假设为基础,思考结论都是在此基础上,遵循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按照基本逻辑法则推导获得的结果,适用于微观物质体、宏观物质体、天体、天体系、天体系团…,特别地,适用于广义生命体、狭义生命体,因为它们都是物质体。
单元电荷为两种最小的单元生命体,宇宙所有的物质体,都是生命体,都是以物质单元电荷为组分,以万有电磁力为作用力组合而成的物质体,宇宙中所有的物质体都是有生命的物质体,都是宇宙物质存在的不同的物质组分、物质结构形式的动稳态的物质组合体,都是有生命起始、生命过程、生命终止的生命体。
所有生命体中的单元生命体,会从在此生命体中的存在形式转变到彼生命体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只有它们才是宇宙中活力无限、生命永存的生命体,它们是真正的生灵,生命种子。
“为什么如此”的持续追问,回答是恰如宇宙的起源一样,“这超出了人类认知的极限”。
科学就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思考,发现普遍性、规律性的事物,去追问探索普遍性、规律性背后的本质因素,努力挖掘出最简洁、最根本的统一性、普适性的物质存在与规律,上升为理论,以此指导对物质体的组分、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加速运动、变化及其规律的研究思考,追溯其既往,确定其现时,预测其未来。科学就是继续追问探索,寻找新的现象,验证理论、论证理论、改进理论、完善理论、发展理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物质体是无限的,宇宙物质体的事件是无限的,对宇宙物质体、物质体事件的研究思考探索也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