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天雨虹 微信公众号《 科学前沿 思考未来 》2023-01-14 21:54 发表于山东
落绒拥初: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有问题吗?看你写的关于数学对理论物理的影响,提到了这个,想听听你的观点。
海天雨虹:是的,本人认为相对论属于数学变换,没有实际的物理本质意义;而宇宙大爆炸则纯属部分所谓的科学哲学家的主观臆造,虽然他们是以红移为论据的,但是,红移可以有多种解释,而大爆炸中的各种偶然,奇点、普朗克时间、超宇宙物质密度、超质子密度等等都是无厘头,不能自圆其说,把物理学引向了神学。
这涉及到宇宙观的问题,属于哲学的问题,更涉及物理学本质问题,当然,这也只是本人的看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大学时,热衷于学习相对论,后来对相对论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相对论的物理思考少于数学推演,相对论缺乏物理本质的支撑。
落绒拥初:对称性原理不是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吗?你既然承认标准模型,规范场也是用群这个工具做变换去对应三种力。
海天雨虹:规范场论不需要变换的。
落绒拥初:u1,su1,su2不是对称变换来的?诺特定理作为物理最重要的定理,应该是遍及整个理论物理的范畴。
海天雨虹:采用的思考模型不同吧,诺特也属于数学家,包括很多研究量子力学的专家,都更多地属于数学家,而非物理学家,严重点讲,过多的研究物理学者是数学家,是物理学百年迟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落绒拥初:学科之间有这么明显的界限?本来就是互补的,这一点上与你观点正好相反,我认为二者肯定是互补的,而且现在这个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你觉得标准模型很完美吗?经典力学很完美吗?
海天雨虹:学科之间相互有共性,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学科之间的差异往往是跨学科者难以把握的,莱布尼兹、麦克斯韦属于天才的数学理论物理学家,牛顿则属于伟大的物理理论数学家。
宏观上讲,标准模型、经典力学算是完美的。
落绒拥初:标准模型、经典力学都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都在一定范围是对的,相对论也是如此,为啥单单因此否定相对论?
海天雨虹:相对论属于屠龙之技,它对物理学的介入使得物理学产生了混乱,产生了很多歧义,比如空间弯曲、时间孪生佯谬等等。
落绒拥初:目前从宇宙尺度来讲,相对论是经受得住观察实验考验的。
海天雨虹:那只是对宇宙时空中物理现象如何认知、如何解释的问题,而不是必须由相对论来解决,相对论被神化了,相对论解释物理现象,却并没有对其所解释的物理现象给出物理本质的揭示。
落绒拥初:没有相对论你怎么解释黑洞,引力波,是滴,相对论在百亿光年尺度上的解释确实乏力,但是它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就如同经典力学。
海天雨虹:相对论就没有解决规范场论的问题,因为它解释不了万有引力,比如以时空弯曲解释万有引力,应该算是败笔。
落绒拥初:很奇怪的是为何你单单抨击的是相对论,即使不要神化,它也不应去彻底否定它。
海天雨虹:不是抨击相对论,其实,我对事物没有偏见,之所以不支持相对论,是因为它不仅没有解决物理问题,反而将物理学问题复杂化了。
前面说过的学数学的人,反过来学物理,有优势,但是,也有劣势;学数学的要研究物理,就要先放下数学,专心研究物理,然后,二者得到统一,否则,数学强于物理,结果则会远离了物理。
落绒拥初:我是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学科研究更有优势),当然,物理都需要实验去验证,并非数学构想,还是觉得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最终需要实验去检验。
海天雨虹:不是实验、检验的问题,而是深入思考物理本质的问题,物理学家是大数学家,而大数学家是物理学家的少,数学家与物理学家思维模式不一样。
落绒拥初:说到本质问题,相对论不就是认为时空的本质是几何的,物理需要数学去做个引导,不然从什么方向去思考?
海天雨虹:相对论的时空观是扭曲的宇宙时空观,它将宇宙时空视为为会随着物质的存在而自身变化的宇宙时空,其实,应该将宇宙时空中的物质存在、物质加速运动、物质变化与宇宙时空区别开来,也就是把宇宙时空中的物质与宇宙时空区别开,宇宙时空在物质存在与不存在时,宇宙时空本身是一致的。
落绒拥初:数学表述是一方面,那么他思考的方向怎么获得?那么,完全把数学仅当做了表述的工具?
海天雨虹:物理学需要的是数学表述,而不是数学对物理学的引导,没有物理学的认知作为前提,数学在物理学上就没有用武之地。
落绒拥初:在你看来,数学对物理学来说,就是一种工具,其实,数学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会成为引导的工具。
海天雨虹:物理学认知的是物理现象,追寻的是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物理本质,而数学最精准的数学对自然、对宇宙物质存在、物质规律的描述,也只能是一种近似描述,数学是一种理想化的思维模式,宇宙物质存在与变化,要比任何数学模拟都复杂得多。
而物理研究的是宇宙实在,没有物理思考做前提,数学是用不上的。
落绒拥初:你这种表述和我开始说物理需要实验验证是一致的,物理思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实际上数学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的确会成为引导的工具。
我觉得物理思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以前会相对简单质朴,从周围容易获得的观察来。
海天雨虹:可以这样理解,但是,还不太一样,“数学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的确会成为引导的工具”,那也是由物理存在引发的数学思考。
落绒拥初:我的意思其实也是这样,数学描述无数种宇宙,物理描述我们的宇宙。
海天雨虹:这话说的太对了,一个事物用数学去描述可以有多种模拟公式形态,但是,真实的宇宙时空物质存在却是唯一的,要从数学描述的无数种物理宇宙中遴选出真实宇宙对应的那个数学ì描述,这又是一个巨大的物理工程,和漫长的物理过程,这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诞生以来近百年迟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因为,它们本身给出的是数学解,而不是物理解。
比如说,大陆板块漂移,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年,一百年后有人说,这个问题有结论了,但是,说有结论的人很多,各说不一,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数学模型完美,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完美的结果,那么,地球大陆板块漂移会不会是有那么多种情形呢,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种动力呢,显然不是,真实的地球板块漂移只有一种,所以,尽管每个研究者的数学模拟很完美,解释有理有据,能够符合物理现实的最多会有一种是正确的。
可以有多种数学模拟方法,但是,现实宇宙时空中对应的物理存在只有一种情形,或是或非,没有模棱两可,凡是说物理世界不确定的所谓科学都是伪科学。
所以,数学与物理学差异极大。
研究物理问题不需要那么多种数学模型,物理问题一定是唯一解的,除了这个唯一解外,多出的那些解应该都是错的。
落绒拥初:交流讨论了这许多,说下我的观点,感觉目前物理的研究方向和思想途径有很多,数学是其中一种,它可以提供一个参考,让物理去证伪。
你的意思是数学仅仅只能作为物理思考的一种表述工具,分歧是这样吗?
海天雨虹:对的。
落绒拥初:好的,我仍然保留我的观点。
海天雨虹:嗯,就应该如此,不盲从。说到数学,自大学到工作之后,八、九年时间都在学习数学,可以说对数学的主要学科门类都有涉猎,没有精确理解,基本原理把握还是有的,并且一直认为自己对数学的认知优于对物理的认知。
现在年纪大了有空余时间,一直想找几个好友讨论一些问题,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包括科学哲学,自己有些想法,有点大,似乎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是,希望有人一起做一些为后人探路垫石的事情。
具体地讲,就是针对现在的物理学理论给出自己的新思考,梦想构建一套新物理学理论。
落绒拥初:但是新物理学应该是一个新的范式,这可属于最前沿物理学,颠覆之前的物理理论。这个志向好远大,不是一般物理学家敢去挑战的。构建新物理学,新物理学也是我非常期盼人类能突破的,毕竟粒子物理学近百年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海天雨虹:是这样的,信奉“规则就是用来被打破的,教科书就是用来被扬弃的“,成不成另说,牛还是要吹的。
落绒拥初:敢吹这个牛就是一个很伟大的事情了,也多谢你愿意和我吹牛。
有人说,“理论物理学家总在逐渐削减知识的壁垒,敢于提出那些可能最终认为是毫无根据的想法,因为深知这是科学进步的一部分;你会疑惑,理论物理学家为什么会陷入这样一段艰难的过程——用尽多年时间前往那些可能是死胡同的道路,直到你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们的热情——那种兴奋与激情会说明这一切”。
海天雨虹:早上给几个朋友打电话,想找一个对地球磁场有研究的专家。
落绒拥初:我看一个纪录片讲的,据说每隔7.5万年南北极要反转一次。
海天雨虹:对,专家这样说的,我没有关注这方面的资料,最近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现在专家很多,但是,要找到专家却又很难。
落绒拥初:嗯嗯,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这个要问哪方面专家都不好说清楚,电磁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海天雨虹:地球物理研究这方面问题的多,但是,地球物理专业人士,研究物理理论的少。
落绒拥初:在研究经典电磁学碰到的问题?
海天雨虹:是,实际上,大学所学专业就是地球物理,由于多年没有从事地球物理专业工作,对这方面的问题觉得很生疏。
落绒拥初:那天我就在想,你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来源所在?凭空而来是不可能的吧?总有源头。
海天雨虹:大学毕业四十年就是混着,瞎琢磨,若说源头应该是1974年读过一本天文启蒙小册子《宇宙的秘密》,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也算是天文学经典了,令人着迷,也就是自那时起,有时间就胡思乱想。
落绒拥初:我的科普启蒙书是曹天元的上帝也掷色子吗?
海天雨虹:一步到位,高起点!
落绒拥初:就是一个量子史话,倒是很适合外行阅读,非常友好。
海天雨虹:我现在就是不相信上帝会掷骰子,我觉得爱因斯坦除了发现光电效应,对科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加持规范场论,坚信“上帝不会掷骰子”。
落绒拥初:那你还相信标准模型?那岂不是矛盾?
海天雨虹:是的,其实,并不矛盾,目标是一致的,实现的路径不一样,虽然有“殊途同归”一词,但是,相对论不行,规范场论,统一场论,是爱因斯坦一生的追求,也是科学学人的科学梦想。
落绒拥初: 好吧,那只能说局部支持。从读公众号《科学前沿 思考未来》文章,感觉你是在跳脱目前的科学范式去架构新的物理规则,突破口在哪里?
海天雨虹:物理模型构建,感觉基础理论框架要完备,
落绒拥初:基本粒子方面?
海天雨虹:借鉴量子力学基本粒子理论中一部分的思路,但是,却脱离了原来的的模式。
落绒拥初:有数学描述吗?
海天雨虹:需要的话,应该有,目前还不需要,因为不是必要的内容。
落绒拥初:那天粗略看了下你的架构理论,没来得及仔细看。
海天雨虹:需要你这样的朋友可以交流探讨,直言不讳,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留情面地质疑,还是那句经典话,抛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就是准备好让他人反对的。首先反对的就是家里的人,不相信一个业余老汉能搞出什么名堂。
落绒拥初:是的,尤其在国内这样的大环境,恐怕很难有人相信,毕竟这关系到颠覆经典,先佩服勇气和决心,在好好读一下公众号文章之后,再和你展开深入研究讨论。
海天雨虹:有点开国际玩笑,但,也是一种信仰支撑,高兴的是,所写的东西一步一步获得验证,至少天文学上没有出现大的纰漏,太阳系行星研究,包括地球这是可以直接验证的;更重要一点就是新理论的简洁性、系统性、完整性、规律性。
落绒拥初:你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和传统理论区别在哪儿?
海天雨虹:所有的物理理论基础就是两大经典物理学:《经典牛顿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不需要《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借鉴很小一部分。
落绒拥初:你是一脉相承?区别在哪?
海天雨虹:对事物认知的思考的角度不同,解释的方向,更着重于物理本质的探索发掘与揭示。区别在于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模型的构建,认为自己的思考更侧重物理意义而非数学形式。
现在的物理学人更多的偏重于数学了。
哲学也是重要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宇宙观的问题,更多的科学哲学思考。因为《牛顿力学》中对万有引力的解释不到位,我想尝试一下,是不是可以建立一种物理模型将其解决。
落绒拥初:电偶极子是物质在加速运动状态下产生的,那么,物质不可能一直保持加速状态啊?你的意思是物质产生极性后,会一直保持?
海天雨虹:关于加速运动物质的电偶极子效应,主要还是原子以上物质比较明显,光子则不明显,原因在于光子的电荷是近于中和状态,所以,微观上极小的物质有电偶极子,与加速运动关联不明显,这种微观基本粒子,在宇宙时空中,自由状态时,是自动呈现电偶极子效应的。
宇宙物质都是一直处于加速运动状态之中的,没有例外,这也是万有引力得以维持的原因。
落绒拥初:那你否定宇宙膨胀是否有点矛盾,你说宇宙是恒定的。
海天雨虹:宇宙不能膨胀,宇宙时空中的物质可以膨胀、收缩等各种变化,还是坚持牛顿绝对宇宙时空观。
落绒拥初:那加速运动怎么进行?举个简单例子,地球如何加速运动?
海天雨虹:圆周运动本身就是加速运动,并且,它是在太阳的携带下,在宇宙时空中做加速运动的。
落绒拥初:你的意思这些基本粒子是自带极性,那么,它们怎么产生的?你说不能用宏观的加速运动解释?
海天雨虹:基本粒子自带电性,因为它们是电子和正电子构成的,这就是我《新物理学理论》架构中的另一个支撑,物质结构问题中解决的问题。
落绒拥初:好的。
海天雨虹:宏观物质加速运动中,物质微观粒子的排布是杂乱的,但是,其综合效应还是等效有序的,也就是有一个整体秩序存在,这个整体秩序受宏观物体(天体)的加速运动状态所约束,也就是由天体的物质质量、公转、自转诸参数确定,而这就是《新物理学理论》架构中“天体公转、自转及其效应”解决的问题。
所以,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落绒拥初:确认下,电子、正电子组成光子,你这个概念中的光子是经典物理中的光子吗?电子和正电子也是经典物理中的相同粒子?
海天雨虹:是的,这没有问题,这与传统科学概念中的光子没有区别。
落绒拥初:电子和正电子会湮灭,这是有观察和依据的。
海天雨虹:我没有任何物质创新,我只是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新的解读与认知。
说“电子和正电子在一起会湮灭”,这话是不科学的。
物质不能消亡,物质只能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
那么,为什么传统科学中都说消亡了呢?
原因在于科学观测手段、实验仪器在检测电子和正电子聚合在一起时失灵了。它们检测不到这时候电子与正电子在哪里存在、如何存在;电子与正电子聚合在一起形成光子,没有加入到光束中运动的光子在现有的检测仪器、观测手段里也失效了,检测不到电子与正电子,也检测不到光子,所以,只能说湮灭了。
这就是那些坚信实验结果验证者,遇到的难以逾越的坎。 这也是暗物质没有办法被发现的原因。
重构就是颠覆一些过去的认知,解决过去思维中的bug。
落绒拥初:既如此,你是怎么认为它们在一起形成了光子?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海天雨虹:这有很多实验证明过的,大家都知道,“光子可以分解为正电子和电子”,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据,采用逆向思维,很多问题就那么明了,不再是问题了。
落绒拥初:好像还包括其他介子呢,比如,三代中微子,以这个证明光子是由电子组成的,是不是过于草率了?否则,科学上是不是早就认同了?
即使如你所说,那么,电子和正电子都是有质量的粒子,怎么组成了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
只是部分,还有其他介子或者能量存在。
如果你承认电子和反电子组成了光子,承认光子没有质量,是不是间接承认了湮灭?
如果你的论文要完善,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天雨虹:你说的对,其实,我没有说光子没有质量,光子的质量是确定的,而不是传统科学那样认为“光子没有质量”。光子的质量是一个正电子与一个电子的质量之和,也就是恰好是两个电子的质量,这里有个前提公设,就是“电子与正电子除了电性相反之外,其他物理参数是相同的”,这也是传统科学认同的。
所以,光子是一个正电子与一个电子构成的物质,它的电荷显示趋近于零,但是,它的质量是一个正电子的质量与一个电子质量的和,光子没有电性显示,所以,光子不容易被检测到,但是,由于光子是由正电子与电子构成的,正电子与电子组合在一起是两个异性电荷组合体,也就是光子是一个等量异性电荷的组合体,这个组合体没有电性显示,却有电偶极子效应特性显示,所以,光子有微弱的电磁场特性显示,并且,光子是宇宙中最小的电偶极子。
光子是最小的不带电的物质,所有的没有微观电性显示的物质,都是光子的不同数量、不同结构的组合体,或者统称它们为光子堆,量子力学中的全体不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光子堆,中微子、玻色子、中子都是光子堆,质子是光子堆与正电子的组合体。
落绒拥初:如果光子有静止质量,那么光子传递能量将会无限大,这是矛盾啊。
海天雨虹:其实,宇宙时空中的能量传递,好多时候是由光子携带传递到远方的,这也是宇宙时空新物质生成的物质来源。
落绒拥初:是的,光子有动态质量,但是,任何有静止质量物体都无法被加速到光速,否则会产生没有物理意义的无穷大,所以,感觉你理论的这处需要修正。
海天雨虹:宇宙时空中物质是永恒存在的,所不同的仅仅是物质存在状态与形式,物质的质量不会湮灭的。
爱因斯坦说的质能方程,被解读为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是对宇宙时空物质质量与能量关系的一种错误描述,后来科学界对这个方程的解读更是错上加错。
质量就是质量,能量则是能量,二者有一定的相互关联,但是,二者不能相互转换,更不可以相互替代;二者之间有本质上的不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质量与能量不能转换,能量不能转换为质量,质量也不能转换为能量,不论能量与质量如何变化,同一物质的能量永远是能量,该物质的质量永远都是质量。
静止与运动,物质能量改变的可以是势能、动能或者电磁能,但是,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
落绒拥初:原子弹就是这种描述制造出来的,这是铁的事实啊。
海天雨虹:原子弹释放的是原子内部的能量,也就是电磁能,而不是消耗的原子的质量,比如放鞭炮,类似的情形。
宇宙时空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物质从无序到有序需要能量的介入,而从有序到无序往往会释放出能量”。
海天雨虹:你提出的问题,对我很有启发,让我做更多思考,让理论完善起来。
还是那句话,“理论、假设都是用来被否定、被扬弃的”。
希望自己的理论模型也是如此,也许自己的认知太差,理论模型还没完全抛出,就被新的物理模型覆盖了,这也很正常,科学发展进步就应该是这样的,也就应该是这样的。
落绒拥初:你说的这个电磁能在这个原子弹应用中就是核能嘛,只是说法不同,你说的四种能都统一于电磁能。
同样,质能转换也没有否定核能,它利用高能光子撞击大质量原子,分裂成两个总质量小于原来的轻原子,实际上消失的这部分质量就是能源来源,你也可以认为这部分是核能或你所说的电磁能,因为在这里,质量和能量是一回事。
如果你否认能量来源于这部分消失的质量,那么消失的质量哪里去了?凭空消失?没任何相互作用的消失?
海天雨虹:原子弹爆炸时会有光(可见光与非可见光)产生,光子逃逸了,消失的质量就是光子带走的,记住光子是有质量的。
落绒拥初:那不恰恰说明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正确的,能量和质量就是一个东西。
海天雨虹:光子依然是物质,是有质量的,不是质量消失了。
落绒拥初:光子是电磁能吧,就是爆发出来的电磁能,那不是正说明质量和能量的转换?
海天雨虹:说一个例子,被压紧的弹簧,去掉压力之后,恢复到伸展状态。
落绒拥初:爆炸就是光子的集体爆发嘛。
海天雨虹:对啊,能量释放了,质量不会消失,就是质量携带能量逃逸了。
落绒拥初:弹簧这是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海天雨虹:能量守恒,质量守恒。
落绒拥初:这就是爆炸嘛,也就是消失的这部分质量产生的。
海天雨虹:但是能量不能与质量守恒,爆炸消失的不是质量,是部分质量在爆炸时逃逸了,这些质量依然存在,是物质转化为新物质的质量存在。
再次强调一下,能量是能量,质量是质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是错误的。
落绒拥初:但是原子弹爆炸后质量确实减小了,减小的这部分质量不能等于释放出去的能量?
海天雨虹:减小是对的,有光和其他基本粒子逃逸,这些逃逸的光子带走了减小的那部分质量。
落绒拥初:不是通过爆炸逃逸出去的?
海天雨虹:能量和质量不能划等号,物质总质量爆炸前质量与爆炸后质量没有变化,是相等的,物质存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爆炸后形成所有的物质的质量之和与爆炸前的总质量是相等的,那么能量是哪来的呢,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来之于物质原子内部原子核能量的释放。
前面讲过了,“物质从无序到有序需要能量的介入,而从有序到无序往往会释放出能量”。爆炸前,物质是一种有序的聚合性物质,高能态,爆炸后,物质被撕裂为多种无序的散布状物质,低能态,这就是爆炸的能量来源。
落绒拥初:那你的意思是,质量是裹挟在爆炸中逃出去的。除了质量还有电磁能,都在爆炸中。那么,这电磁能就完全是独立于这个物质的东西,但它又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物质之中?
海天雨虹:对的,原子弹用的材料是铀,这种元素的生成环境是高温高压环境,也就是说类似于弹簧的被压紧,只不过弹簧是形变,而铀元素是原子核增大而成的,能量被注入原子核之中……,原子核能是一种物质结构形成的能,电磁能。
落绒拥初:你认同希格斯机制吗?
海天雨虹:不认同。
落绒拥初:哦哦。
海天雨虹:坚信物质不能凭空产生,所以,感觉希格斯机制是一种变相的神学理论,这就是科学中的打补丁,而又不论证补丁的合理性,遇到解释不通时就打一个补丁。这样的话,科学就成了补丁摞补丁,这在应用科学中极为常见,讲究的是实用性,能解决暂时的实用性就可以了。
但是,理论物理中这样的补丁摞补丁,为实用性打补丁是忌讳的,因为没有科学论证的补丁,往往会将科学引入歧途,对科学的危害远大于对科学的贡献。
落绒拥初:那你认为质量来源于哪里?嗯嗯,你的理论体系中如何解释质量来源。
海天雨虹:质量就是物质的含量的多少。
落绒拥初:那就是含有光子的多少?
海天雨虹:在我的物理架构中,就是物质含有正负电子的总和数。
所以,质量的问题就不再扯不清楚了,是可以明确准确规定的量,这也解决了质量的本质问题。
落绒拥初:你的理论架构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世界上除了光子质量就是电磁能,两者泾渭分明。
海天雨虹:对的,电磁能是光子的特性,是储存在光子中的能量,光子具有质量,也具有能量,而光子是最小的稳定的物质单元。
落绒拥初:那么,原子弹中失去的物质质量,以光子形式逃逸是不是意味着以能量形式逃逸?
海天雨虹:电子与正电子是最小的物质基本颗粒,基本粒子应该说它们是最小的物质单元,但是,它们不是稳定的物质单元,它们自身不容易单独存在,往往都与其他异性电子或光子堆物质近距离相处在一起。原子弹爆炸是光子物质在爆炸过程中逃逸,带走了部分能量。
能量传递是需要物质存在的。
落绒拥初:那么,其他能量是以什么物质存在为载体。
海天雨虹:势能是物体的位移,热能是分子的碰撞,动能是物体的速度、电能是电子的流动,原子核能是光子堆的架构形式,等等。
落绒拥初:你说逃逸的物质带走了部分能量,那么,剩余的能量是以什么物质为载体。这也是你的原话吧?
海天雨虹:其实,爆炸就是光子逃逸的过程吧,雷电也类似,雷电是极性分子之间的碰撞,而原子爆炸是裂解。
落绒拥初: 那么,你所说的光子逃逸的物质载体就是消失的那部分质量,是全部,而不是部分。
海天雨虹:可以这么理解,但是,质量是存在的,也就是物质没有消失。
落绒拥初:质量就是光子的质量。
海天雨虹:对的,只是换了个存在空间,在爆炸时逃逸出去了。
落绒拥初:而光子本身具有能量?
海天雨虹:自己认为新物理理论架构的优点在于简洁性、系统性、完整性、规律性。
落绒拥初:那你的意思,就是一个大型光子堆失去了部分光子堆造成了爆炸。
海天雨虹:可以如此理解,运动的光子,光子堆解体。
落绒拥初:那这个现象就是质量和能量不可分。
海天雨虹:是的,能量是依附于质量而存在的,也就是能量是存在于物质之中的。
有质量不一定有大的能量,有大的能量一定有质量,通常情况下,物质质量越大,潜在的能量也就越大。
其实,爆炸就是点燃了光子堆,是光子堆的架构发生巨大改变,而产生了能量释放。
落绒拥初:既然不可分,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质量什么是能量?所以把它们看成一体是可能的。
海天雨虹:跟鞭炮有点类似,鞭炮点燃释放出化学能,是物质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能。
同样的物质,物质的质量是恒定的,而物质的能量是变化的。
落绒拥初:好吧,我发现这个问题我们谁也说服不了,我保留我的意见。
海天雨虹:你可以理解化学能,就应该可以理解原子能,化学能释放的是原子之间的结合能,而原子能释放的是中子、质子中的结合能。
落绒拥初:你的理论是如何理解时间的?大爆炸理论起码可以追溯到时间的源头。
海天雨虹:时间与空间是宇宙的两大基本存在。不能追溯到时间的源头。
落绒拥初:大爆炸之前是没有时空概念的。
海天雨虹:这就是神学,宇宙起源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围。
落绒拥初:但是是个自恰的说法。
海天雨虹:宇宙涵盖所有的空间、时间和物质,空间、时间和物质又各不相同;空间和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物质在空间中存在、加速运动、变化、往复循环;而时间则存在于物质的运动、变化、循环往复之中;时间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与物质运动和人们的意识相关联的存在,它跟空间还略有不同。
落绒拥初:你的理论感觉不出时间的存在,因为恒定,所以时间的流动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可无可有。
海天雨虹:时间不是可有可无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物质宇宙之中存在、运动、变化、循环往复的起始、持续与终止及其快变的衡量、见证与记录。反过来,物质运动、变化又是时间的表征与衡量;空间、时间和物质,物质是宇宙的本质,宇宙因为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变化而绚丽多彩。
宇宙大爆炸假设是一种假设,它与整个科学体系是不自洽的,因为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物质成因、能量来源都与基本的科学常识、科学规律相违背,宇宙时空中所有的偶然事件应该也是必然事件,也就是说,宇宙之中所有的事件,即使是偶然事件,在条件相同的时候都会重复发生。
而宇宙大爆炸是一个完全偶然的大爆炸,与宇宙时空的无限性公理假设也是不相容的,宇宙大爆炸假设是一个科学之中的神学补丁假设,是科学中最大的bug之一。
落绒拥初:但是,你的理论中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分不出先后顺序,分不出,怎么判定时间。
海天雨虹: 宇宙时空中,事物的先后顺序是由事物本身的起始决定的,时间是宇宙的客观特性,无限的宇宙不能界定宇宙本身的起始与终止,只能界定宇宙之中事物的起始与终止,也就是宇宙物质运动、变化的起始、过程与终止。
这在理论架构中是确定的,物理理论探讨的是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而不是宇宙时空的的变化规律,因为所有的变化规律都是宇宙时空中的主角物质,而不是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本身。
而且,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人类的存在时间、认知范围、认知能力还很有限,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步与发展,就像地球中心说、太阳中心说一样,会随着人类的认知而变化一样。
落绒拥初:物质变化是有方向性的,所以可以判定时间的流动,所以你的理论推不出时间的存在,那你的理论怎么解释红移现象?
海天雨虹:时间的存在是与人类的意识感知性关联的,快慢、长短,但是,绝对的时间也是有的,那就是物质的变化,这种存在、运动的变化、形态的变化、结构的变化等等,与人类的认知感知无关。
红移,属于宇宙天体的位移,而显示物体位移的情形可以有无限种方式,其实,红移本来就来之于物体运动方向与观察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落绒拥初:所以大爆炸也是一种解释。
海天雨虹:发现红移现象就是火车这类现象引起的,与大爆炸没有任何关系,以红移解释宇宙起源就是牵强附会,什么137、8亿年更属于无稽之谈。宇宙存在的年限怎么可以是人类能够确定的呢?宇宙现象是人类可以感知的,但是,宇宙的大小、宇宙的年龄就远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某些人的狂妄,以为他可以造神,神可以造宇宙,人类就可以造宇宙了,人类可以发现自然现象,认知自然现象、解释自然现象、预测自然现象。
落绒拥初:扯远了扯远了,怎么说到造物了,不可知论是不是一种神学认识,况且,神学并不代表低劣
海天雨虹:宇宙大爆炸属于造物假说,本人不属于宇宙不可知论者,不是不可知,而是没有达到认知条件,需要时间的流逝,在时间的流逝中发展、进步。
落绒拥初:那你是认同人类可以认识宇宙的。
海天雨虹:没有说神学是低劣,但是仅对科学而言,科学与神学是对立的,神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讲科学的时候,应该远离神学。
许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认知的能力的提高,掌握的科学事物的增多认知方法的改变,以往认知不了的东西,会慢慢得到认知。在没有达到这样的认知水平的时候可以猜测、假设,但是,假设和猜测不能作为真理。
可以越来越多地认识宇宙,因为人类存在的年限与宇宙的无限性比较起来,还是太小、太少。
落绒拥初:可证伪是科学特性,你可以随时证伪大爆炸,只要拿出证据,并没有谁说大爆炸就是真理。
海天雨虹:对的,就像地球一样,每一个人,与地球比较起来,相类似,我一直坚持宇宙大爆炸是神学,因为它违反宇宙时空无限性假设,也不符合宇宙时空物质质量、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理论假设,却不符合现有的宇宙现象基本规律,这种假设的存在就是多余的,不能因为红移而给出这样的奇怪假设。
解释红移现象有多种方法。
我对新物理架构的思考,不能说是成熟,但是,可以说还是很认真的,架构中所有的公理性假设没有超出现有科学、科学哲学公理性假设,没有独创性假设。
所以,“新物理学理论架构”是经典牛顿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的自然延续。
人类应该承认对宇宙认知的阶段性、有限性,人类不是宇宙的主宰,人类仅仅是宇宙物质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已。
所有宣布一步到位的认知都是死胡同,都要被科学进步所扬弃,人类找不到宇宙的终极真理,整个人类的寿限将是一堵无形的墙,一叶障目地限制着人类的视界。
所以,一个开放的、开源的科学,更具有生命力,这样,会为未来留下了思考的、扬弃的余地,而不是误导,以错误的认知在科学之路上设置障碍、绊脚石,宇宙大爆炸就是科学绊脚石,它本身没有说明任何问题。
(转载自海天雨虹微信公众号《科学前沿思考未来》,略有修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