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子及其“波粒二象性问题”的再思考

原创 海天雨虹 《科学前沿 思考未来 》 2024年08月23日 11:37 山东

海天雨虹“《新理论物理学》架构”理论认为:

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的物质基本粒子有两种,一种是正电子,一种是负电子,正电子、负电子都具有各自的电场。宇宙物质都是由正电子、负电子,通过电场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不同的数量、不同的结构组合而成的。

显然,宇宙时空中,所有物质都具有与其正电子、负电子物质组分、物质结构对应的叠加电场,统称之为电磁场。宇宙所有物质电磁场在宇宙空间中某一点处形成的叠加电磁场,被称之为该点处的基底电磁场。

宇宙全体物质持续通过各自电磁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所有的物质都处于受力作用下的加速运动之中,基底电磁场是一个时刻变动的电磁场。

而光子是由正电子、负电子组合而成的物质基本粒子,实实在在的物质基本粒子颗粒,有确定性微观物质组分、物质结构的基本粒子。

光子是最小的组合物质基本粒子,是一个一端为正电子、一端为负电子的,宇宙时空中,最小的电偶极子。

根据电偶极子的特性,每个光子都具有电磁场,所以,光子通过电磁场,对宇宙所有物质,施加电磁作用力,同样地,宇宙所有的物质也对光子施加对应的电磁作用力。

将宇宙时空中,万物之间的电磁作用力称之为万有电磁场力,万有电磁场力包括万有电磁引力和万有电磁斥力。

光子与宇宙物质体之间都具有万有电磁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凭借万有电磁电磁力中的万有电磁引力与万有电磁斥力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使得光子与任意物质体,从非稳态结构过渡到动稳态时,组合成为新的“物质结构体”。

由此,将光子称之为,人类所发现的具有万有电磁力的最小的引力子。

光子的波动性是光子具有的物质特性,也就是光子在宇宙时空基底电磁场中运动时,会随着电磁场的变化、周围物质体存在的变化而波动性地变动着运动状态,速率与方向,也就是对环境中电磁场的变化及其敏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波动性地调节自己的运动速率与方向。

颗粒性是光子的本质特性,是光子的物质基本粒子实在性的体现;波动性是光子的运动特性,是光子的电磁力学特性的反映。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子既是粒子又是波,这是对光子认知不足造成的,普遍认为,光子只具有运动质量,而没有静止质量,把一个个光子视为一个个能量包。从某种意义上,可认为,这是量子力学受到爱因斯坦错误的“质能转换方程”影响,而没有深刻挖掘光子的物质组分、物质结构及其物质特性的本质而形成的错误认知。